家庭农场生猪蓝耳病防治要点 _ 播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家庭农场生猪蓝耳病防治要点

2023-05-31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因患病猪只耳朵、腹部、外阴部常出现蓝紫色症状,因此也称为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1987年在美国大规模爆发,1991年经欧美研究人员分离出病毒病原体,从而确定本病病原。我国在2006年也爆发了大规模蓝耳病,造成大量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大面积死亡,重创了当时的生猪养殖行业。时至今日蓝耳病仍在我国流行,每年都会对生猪养殖业造成数以亿计的损失;数十年来,蓝耳病的预防与治疗一直是生猪养殖从业人员研究与关注的重点。2023年的5月我国猪价依旧低迷,这对以家庭农场形式进行生猪养殖的养殖户来说无疑是一记重击。因此,如何在猪价低迷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疾病对养殖效益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从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防治措施等方面开展论述,以期为养殖户在蓝耳病防治上提供参考。

1. 蓝耳病流行病学特点及危害

对于猪只而言,蓝耳病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只一年四季均会出现蓝耳病感染的情况,但夏秋季多发,因此夏秋季要格外注意蓝耳病的预防;此外,任何年龄段、任何品种、任何性别的猪都可能会感染猪蓝耳病毒(PRRSV)但主要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左右的仔猪为主。病毒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长期性,它可以在猪只身上潜伏200天以上带毒猪只会不断向体外排出病毒,从而引发大面积的感染。

猪蓝耳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呼吸道传播(鼻腔或口腔分泌物接触)、公猪的精液经生殖道传播,母子间垂直传播、粪尿传播等,上述传播途径主要存在于猪群内部,短期内便可波及全群或邻近群。易感猪只与带毒猪直接接触或与污染有蓝耳病毒的运输工具、器械接触均可受到感染。猪蓝耳病毒可能通过空气传播,所以对于生猪养殖密度高的猪场其感染可能性更大,夏季则可以适当降低养殖密度,注意通风换气。野生动物也有可能造成猪只感染,因此猪舍周围要做好防鼠防鸟相关措施。此外,我国南方夏季炎热多降雨,潮湿的环境增加了饲料霉变的机率,生猪一旦摄入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便可引起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从而造成猪只器官损伤和免疫抑制,免疫力低下的猪只更易感染蓝耳病,因此一定要做好饲料的防潮防霉工作。

蓝耳病传染性强、传播快、传播广,如处置不当则易引发群体性感染从而对养殖户经济效益造成损害。其危害主要有:降低母猪繁殖性能、影响公猪精子质量、造成仔猪呼吸困难和腹泻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等。蓝耳病还会引其猪只感染其他继发性疾病,例如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支原体感染等其他疾病。因此如何辨别、诊断、预防以及治疗蓝耳病,尽可能的避免损失尤为重要。

2. 蓝耳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方式

2.1临床症状

蓝耳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分为:急性、慢性、隐性蓝耳病,除隐性蓝耳病临床症状不易区分外,慢性和急性蓝耳病猪只都有以下临床症状:呼吸急促(急性表现为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至41℃以上耳朵、腹部外阴变为蓝紫色、乳头发青,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妊娠母猪可表现为流产、早产、产弱胎、木乃伊胎仔猪则会出现采食量下降、嗜睡、严重的呼吸困难、腹泻、肺炎等临床症状。急性蓝耳病常常发病迅速,病程短,死亡率高。

2.2诊断措施

由于隐性蓝耳病初期并不易通过临床症状辨别,加之高热、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因此,要确诊蓝耳病则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疑似感染猪只进行检测。其检测方法是通过收取疑似感染猪只的口鼻黏膜分泌物或肺脏,淋巴结等组织器官进行基因提取、反转录、扩增PCR检测从而进行最终确诊。

3. 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3.1蓝耳病的预防措施

制定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最有效的措施之一,科学有效地注射疫苗能有效预防蓝耳病。种猪用灭活苗,初产母猪配种前免疫两次,间隔23周,经产母猪产前免疫12,但是要注意避开围产期,种公猪每半年接种一次。仔猪及育肥猪可用弱毒活疫苗三周龄时初免,双月龄时二免。已发病猪群,可用弱毒活苗紧急接种48头份,可减少死亡,促进康复。

环境监测和消杀:定期对猪舍环境样本进行抗原监测,能有效预防蓝耳病的隐性传播。此外,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蓝耳病毒感染猪群的机率。由于蓝耳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弱酸性环境即可使其失活,因此可以选用酸化剂对环境中的蓝耳病毒进行消杀。定期对水源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做好防蚊灭蝇工作,场内禁止饲养猫狗等动物,定期灭鼠除草。外围采用隔离墙,防止动物及人员进入场区。

猪群自繁自养:保持现有种猪群的稳定,非必要不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确认种源养殖场的疾病流行情况,特别是蓝耳病,结合猪群唾液血液病原检测结果血清蓝耳抗体结果,确保引入种猪抗原抗体阴性猪或者抗原阴性,抗体稳定转阴,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其次,要保证猪场猪只全进全出。

强化饲养管理:采用全价料饲喂,为猪群提供充足的营养,以提高猪群对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此外,饲料一定要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区域,以防止饲料霉变。发现问题猪只,要及时采取隔离措施,无价值猪只及高胎龄母猪及时淘汰处理。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圈内通风,控制饲养密度,为猪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2蓝耳病的治疗措施

根据蓝耳病的发病规律和蓝耳病毒流行病学特点,治疗蓝耳病可以从抗病毒、防范继发性感染和后续的康复保健着手。抗病毒:目前无抗病毒特效药,一般是使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生剂,促进干扰素产生抑制病毒复制来治疗蓝耳病,如干扰素、转移因子。由于感染蓝耳病毒的猪只往往伴随其他继发性症状,因此使用相关抗生素类药物防继发感染也是治疗手段之一。例如蓝耳病往往伴随有呼吸道细菌感染,引发相应呼吸道疾病。因此可以使用替米考星、泰万菌素或林可霉素,其抗菌谱覆盖胸膜肺炎放线杆茵、副嗜血杆菌、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链球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弓形体等,能有效缓解猪只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病愈的猪只观察其后续生长状态决定是否将其淘汰,如若不淘汰则可对其注射葡萄糖溶液,饲喂电解多维水溶液或者黄芪多糖来提高猪只免疫力以达到复健目的。

4. 总结

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环境消杀、免疫程序,每一个环节都影响着家庭农场生猪养殖过程中疾病防控的成败。蓝耳病因其致死率高、传播快,加之目前并无抗蓝耳病毒的特效药,所以更需要落实好上述疾病防控的每一个环节总而言之,在猪群饲养过程中,要严格限制引入种猪的频率,坚持自繁自养,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和免疫接种,尽最大的努力保证猪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